我們的信念和盼望(四)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雅各因為騙了父親的祝福,迫不得已要離開父母,離開家鄉!他不僅僅遭受流浪的痛楚,還要忍受舅父拉班的虐待和欺騙二十年!在二十年當中,雅各的家無一刻安寧,妻子間互爭鬥;十二個男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出世,皆因出於兩個妻子加上兩個婢女的爭鬥的結果!(創三十)

當他起來回家,卻遭岳父的追逐,嚴斥和凌辱(創三十一25~36)。

在返回家鄉的旅途上,雅各把自己的家族分為四兩隊,說:「以掃若來擊殺這一隊,剩下的那一隊還可以逃避。他曾經因為逃避哥哥、以掃遠走他鄉。二十年的日子溜走了,但是如今面對帶著以掃,他帶著四百人來迎接,這個死亡的恐懼要比任何時刻更甚,也比任何的仇敵更殘酷。於是在歸家途上一直都以禮物開路,及至要見到以掃,雅各一連七次俯伏在地,在他的哥哥腳前幾乎不敢動彈,好像死了似的;直到以掃的語氣比他想像的柔和,雅各才敢起身繼續前行(創三十二至三十三)。

可惜,當雅各剛回抵家鄉,他至愛的妻子、拉結去世了(創三十五19)。

拉結所他生的約瑟,乃雅各至愛的兒子。雅各給愛兒、約瑟穿上彩衣;一個蒙寵愛的嬌嬌兒招來了兄長們嫉妒。一天,雅各的兒子們告訴他說,你的愛兒、約瑟遭野獸吞噬了。雅各悲痛欲絕,說:「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裏。」(創三十七32~35)。

後來,雅各的女兒遭姦污!他的兒子們卻在恨裏殺了示創一族。這引致週圍的民族對雅各的仇恨,而且使他處在敵人圍攻的危險裏(創三十四)。

及後亂倫的事竟然在雅各家裏發生。他的長子姦淫他的妻子。啊,妻子遭姦污已經是一件極度蒙羞,極度痛楚的事。然而,這件姦污的事竟然是自己的長子所為的(創三十五22)。雅各的心碎了!

年老時,雅各遇上饑荒。他迫得無奈派兒子們到埃及去購糧。可是,禍不單行,他的兒子在購糧時被因在牢獄。這件慘事令他悲傷不已!可是,饑荒嚴重,為了營救家人免於餓死,他迫得無奈只好把他所愛的便雅憫作抵押,差他的兒子們再度前往埃及去購糧。這是一種痛徹心靈的痛。

當雅各見埃及法老時,他說:「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的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創四十七9)。雅各的說話有沒有問題呢?一百三十歲可算是一段很長的日子;而且再想一想,雅各獨自一人離家出走,二十年後他領著整整一個家族回到自己的家鄉去。他成了一個大家族,他怎能如此忘記神的厚恩呢?所以雅各所說的「又少又苦」乃是相對「我的列祖」而言之。他深信並寄望著一個更美的將來、一個更美的家鄉(來十一9~16)。

祈禱:主啊,謝謝您寶貝的話語,把一個人的生命真實地活劃在我們眼前,好叫我們在的恩言裏得著亮光走我們人生之旅。阿門。

我們的信念和盼望(三)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以撒的一生可算平淡。

以撒因著饑荒,被迫流離他鄉(創二十六1)。在流離期間,非利士人看中了美貎如花的利百加;他出於恐懼,怕生命不保,而情願蒙羞放棄妻子(創二十六67)。這個人是機靈精明呢?抑或是貪生怕死沒有骨氣的人呢!那就由看官定斷吧。

鄰居們看準了以撒的性格,常常跟他為難。他們客氣地請以撒搬家遠走,又粗暴地與他爭奪井水(創二十六16~21)。以撒的性格是怕事呢,是以和為貴呢,抑或看重神的尊榮?真是難說。終於,以撒舉家遷移,並且挖了一口新井,命名為《利河伯》,意即: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創二十六22)。

以撒的家庭就好像大多數的家庭一樣:有愛也有恨,有樂陶陶也有吵吵鬧鬧。以撒喜歡長子、以掃;可是,他的妻子卻偏愛文靜的雅各。以掃不僅僅會狩獵,還會烹調野味。香口的珍禽美食佔據了父親的心!文靜的雅各得著母親的心,母子兩人常談心說笑。畢竟,雅各就是母親的最好聆聽者。一天,利百加打聽到老伴的意圖:先行吃喝,然後祝福。所以,她趕忙地為老伴預備美食,就是為了要雅各得著這最後的祝福(創二十七1~29)。一個屬神的家庭,他們有愛也有恨。

籠裏雞反了。以撒迫得無奈,不得不放逐自己所祝福的兒子、雅各,叫他遠走到他母親的家鄉去!(創二十八5

一生平淡的以撒。他退避爭辯、爭鬥和爭取;可是,和睦快樂卻總是流在表層的情感上。在退避裏,他把頑劣的事情都一一掃到地毯下面去;在和諧中,他覺得安全,感到快樂。以撒的一生總是以和為貴!這是他人生的追求,是他生命的中心。

以撒是信心之父的獨生子,年輕時曾經勇敢地走上祭壇。可惜,他沒有勇氣面對真實的事情,沒有信心處理問題和困難。他更沒有像他父親那樣:舉目仰望他的神。 

祈禱:主啊,在我們日常的實務裏,在我們人生的流程中,叫不單我們要有勇氣,有信心去面對種種的人和事,更要持守生命的中心:就是祢。讓我們在黑暗的時刻裏緊緊依著祢的杖和竿,在頑劣的境況時有勇氣把眼目調較焦點,單單舉目仰望祢。願祢的恩言照亮我們的心靈。阿門。

我們的信念和盼望(二)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一天亞伯拉罕蒙神呼召,要他離棄自己的家鄉、父母和朋友(創十二1)。要到那裏去呢?亞伯拉罕卻完全不知道!(來十一8)。年輕的亞伯拉罕要放棄了幾乎他的所有,忍受的是何等的痛楚!

當亞伯拉罕進到神要他去的地方,剛抵埗就遇上了饑荒(創十二10)。於是為了生計,他只好移居埃及。因為他的妻子容貌美好而幾乎招殺生之禍,他就忍受放棄妻子的羞辱(創十二12~15)。

亞伯拉罕從埃及回到南地,以為可以平安度日了!可是,僕人們的爭鬧,而迫於無奈地把視為自己兒子的侄兒羅得送走了(創十三1~11)。這次分離無疑如同割肉之痛!

沒有多久,侄兒給敵人擄走了的消息傳到,他就起來帶同家丁趕去營救(創十四)。自此,他就被敵人包圍了起來。

年紀老了,膝下猶虛!這是人生的另一種苦腦!(創十五2)。在絕望裏,他與僕婢夏甲生了以實瑪利。為了這個原因,後來他要付上很大的代價,生發了許多家庭的糾紛。

亞伯拉罕一百歲時,以撒出世了。隨著他的出生,亞伯拉罕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就是要把夏甲連同以實瑪利趕出家園(創二十一10~14)。這種痛楚有若刀割!

亞伯拉罕晚年時,只有以撒在身傍。這可算是人生最大的慰藉。可是,神要他把那獨生的兒子作祭品(創二十二2)。想想,還有甚麼比這召喚來得更殘酷、更難忍受。正所謂白頭送黑頭,真是痛徹心靈!

倘若孩子死於疾病或意外,年老的父親己經是痛不欲生了。如今,年老的父親要親自執行獻祭,就是向自己兒子行刑。還有甚麼比這痛楚更痛的呢!況且亞伯拉罕年老時才蒙應許得子,如今要親手把兒子獻祭。這種悲傷痛楚必定比起從前沒有兒子時萬倍!

倘若孩子是遭人謀殺,父親一想起就必然心痛如刀割。可是,父親要親手刀刃自己的孩子。這真是難以想像的悲痛,難以接受的慘劇!

簡單總結一下,亞伯拉罕一生都是苦不堪言,走在憂傷痛楚的旅途上。可是,他一生總是走在神的道上,在災難困苦裏堅忍、奮鬥而持守著對神一顆不移的信。神使他成為千萬人的祝福之源。這位信心之父為後世立了何等的佳模。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今天您在忍受著甚麼樣的痛楚呢?請不要忘記去看看聖經,思想亞伯拉罕一生的事蹟。

主耶穌說:「亞伯拉罕!歡歡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八56)讓我們學效亞伯拉罕,一同舉目仰望那位創始成終的主耶穌吧。 

祈禱:主啊,在我們人生至黑暗的日子裏,讓我們緊記亞伯拉罕的人生。讓我們能堅忍,能守著所信的,能輕看至暫的痛楚,而轉眼仰望祢。阿門。

我們的信念和盼望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這個所謂「後現代」的世界,人心所思所念的就是「我」。「我」的感受,「我」應得的東西。信仰與教會的生活,也只不過是叫「我」心靈平安。神也是要滿足「我」的需要而已。因此,今天教會宣講的是神愛我們;我們已很少聽見傳講「敬畏神,謹守祂誡命」的道理了。

挪亞的一生敬畏神。他遵從神的吩咐建造方舟(創六14~22)。想一想,他獨自執行這巨大的工程,不單耗費他的精神和錢財,更成了眾人譏笑的對象。日以繼日,年以繼年在一片沙丘曠野中造方舟。為何不選址在海邊?那時,挪亞在人眼裏等同白痴?

挪亞遵從神的吩咐進入了方舟(創七1~19)。他在方舟的十個月,彷彿就像墳墓裏一樣,生活不單難堪乏味,而且侷促在動物糞尿臭氣中。

挪亞敬畏神。他不得不咒詛自己的兒子(創九25)。這個兒子是他所親愛的,曾與他一同經歷洪水,一同經歷方舟的日子,一同經歷神恩惠和慈愛的拯救。挪亞看見了兒子的放肆,就開聲咒詛;相對,今天我們雖然眼見在公義之處的奸詐,體驗到教會裏的惡事,卻仍然閉口不敢作聲。這實在見證了我們的軟弱,我們的不信,我們的罪。

挪亞因著信,看見眼睛無法看得見的遠象,完成個人無法成就的巨大艱辛工程,甚至能夠放下親情咒詛自己的兒子。他的信念和盼望,就定了那個世代的罪,也使他承受從信而來的義。(來十一7

祈禱:主啊,讓我們能學效挪亞,定睛的望著祢。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存堅強的信心和真實的盼望,叫我們能像挪亞一樣:經驗祢。阿門。

「我如亡羊,走迷了路。」(詩一一九176)

最近中國總理勸導百姓要勤讀書。他說: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這誠然是開卷有益的新版。不過,我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處,反而有害;因為有益與否,端視乎我們啟些甚麼書卷。黃色的,仇恨的,賭博的等書卷殘毒心靈。這等書卷不但不要開啟,還要遠離方好。

聖經乃是神的話語。頌讀聖經對我們有極大的益處。我們試從詩人的經驗裏汲取三點的好處。

首先,詩人說:「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因我思想你的法度。」(詩一一九98)當我們遇見人生的風暴狂濤時,應如何是好?當婚姻亮了紅燈,金融海嘯奪去了多年的積蓄,夜半電話玲聲等意外,心靈在振盪中無法平復。那時,縱然沒有人能給與真實的安慰;但是.神的話語成了我們在暴風雨裏的穩妥。聖經的真理就如明燈,指引我們走正確的道路。

另則,詩人又說:「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因我思想你的法度。」(詩一一九99)當今的教師,無論是教授語文的,哲學的,數理的,甚至教授神學的都不知恥的攻擊聖經;但是,這等教師對其他宗教的書籍典章卻隻字不提。可見,撒旦工作就是攻擊真理,維護虛假。撒旦乃是「說謊之人的父」。(約八44)當今世代充斥了各種各樣的學說理論,我們如何去分辨其真假、善惡呢?沒有神的話語,我們就好像小孩子,容易中了人的詭計,受人擺佈(弗四14)。在神的話語裏,我們必得著亮光走人生的道路。

最後,詩人說:「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訓詞。」(詩一一九100)智慧往往是年齡的累積。因此有說:不聽老人言,後悔在眼前。神的訓言是最古老,最恆久,也是最有智慧的。我們若要追求生命的成長和成熟,唯獨好好的頌讀聖經。基督徒忽視聖經,就如坐在金礦上,卻看不見黃金(Sitting on the glod mine, but do not mind the gold)。這是叫人多麼惋惜的事。 

祈禱:祢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祢的誠實存到萬代。主啊,我深深稱讚祢。祢的話在的上膛,比蜜甘甜。阿門。

「你的道就是真理」(約十七17)

每當遇見難題,以及遇見突如其來的天災橫禍,反應就就是「逃避」。這是人之常情。當然沒有人願意去擁抱困難和災害;但是「逃避」卻往往造成了矇蔽,叫我們無法看見事情的真象。

耶穌被釘死,叫門徒全然失望、喪志以及灰心!其中就有兩個門徒黯然地離開了耶路撒冷。他們在以馬忤斯路上遇見了耶穌,可是他們矇蔽在痛楚和憂鬱裏而竟然沒有辦法認得出那與他們同行的人,就是耶穌!

於是耶穌「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二十四27)所謂「摩西和先知」即舊約的代表。「凡經上」亦即是整本聖經之意。這兩位門徒經歷了神話語的真實,就見證說:

「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路二十四32

當門徒把他們所經驗的和所看見的與聖經的真理連在一起,他們的眼睛就明亮了,他們的心靈就火熱起來了,他們就能明白。明白些甚麼呢?明白了人生。人生所遭遇的人和事並非是偶然,也不是獨立而無相關的。事實上,我們所遇見的乃是一整幅圖畫中的一部份,又或是一個整全故事裏的一個片斷。當他們從神的話裏去看人生,得著了亮光看見了整幅圖像,明白了故事的全部。從這個角度去看,門徒因為無法解釋所遭遇的,就灰心的離開耶路撒冷;但是,當他們掌握事情的整體性,就重獲信心和勇氣,走回到耶路撒冷去。這正所謂:在那裏跌倒,就在那裏爬起來。 

祈禱:主啊,在祢有永生,祢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求開啟我們的眼睛,叫我們通過祢的話,明白祢的心意。阿門。

「我若不是喜愛你的律法,早就在苦難中滅絕了!」(詩一一九92)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實在是我國五千年生活累積下來的見解。既然如此,我們當知道日常所遇見的人和事大都是不稱心的!

也許,我們把不如意事說得具體一些,當前金融海嘯吞噬了多少企業,煙沒多少勞心和智力,蒸發了多少血汗的積蓄,真是難以估計!本來計劃好的下半生,也不幸泡了湯!半百之年一聲輕嘆:時不與我。

也許,昨天的你還如牛似虎,今天突然收到驗身報告證實患上了癌症,倒數的日子在不經覺裏留下不多了!

也許,夜半給電話玲聲吵醒,傳來禮貌而帶點歉意的聲音,對方表明是警官,向你講述一起交通意外,請你儘速到醫院去一趟。那一刻起內心的焦慮湧現,你一邊否定這則不幸的消息,一邊在籌算如何是好?

也許,你的三個兒女已出身,而且小孫兒也快要出生了,近三十年的婚姻在平淡裏見真情;可是,坐在沙發上的老伴突然對你說:「我應該向你坦白的,我在這裏已經夠了,我不想再留在這個家裏,我想要離婚。」一下子遭到拒絕,你怎樣處理這種被丟棄的苦楚?你可以從那裏去找尋希望?

任傳道三十年了,看見不少的婚姻、家庭、事業、生命遭逢打擊。有人跌倒了,從此活在邊緣,活在一種痛楚無望的邊緣,有人因而心理和身體患病,也有人因此藉酗酒吸毒消解心頭鬱結。可是,也有人跌倒了,爬起來。

詩人說:「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詩一三零1)又說:「我心渴想你的救恩,仰望你的應許。」(詩一一九81)換句話說,我們從心靈深處的呼喊中,從潻黑幽谷的驚惶裏,我們可以耐心等候神的應許。所以詩人說:我若不是喜愛你的律法,早就在苦難中滅絕了!」(詩一一九92)在祈盼裏,我們默頌聖經;透過神的話語,聽見了神的聲音,這是我們心靈至真實的安慰。對於屬主的兒女們,神的話語往往就是一服良藥。聖經成了黑暗裏的明燈,憂傷恐懼中的安慰,軟弱困苦裏的力量。回到聖經去,我們必然發見就是整個世界都不能給予的幫助,卻能從神的話語裏找著適時、適切又適合的幫助。 

祈禱:主啊,祢就是創造天地的話語,祢也是道成了肉身的主,今天我們能默頌祢的話、聖經,全是恩典。在祢的話語裏,我們聆聽祢的慈聲。深切感恩。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