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一天亞伯拉罕蒙神呼召,要他離棄自己的家鄉、父母和朋友(創十二1)。要到那裏去呢?亞伯拉罕卻完全不知道!(來十一8)。年輕的亞伯拉罕要放棄了幾乎他的所有,忍受的是何等的痛楚!
當亞伯拉罕進到神要他去的地方,剛抵埗就遇上了饑荒(創十二10)。於是為了生計,他只好移居埃及。因為他的妻子容貌美好而幾乎招殺生之禍,他就忍受放棄妻子的羞辱(創十二12~15)。
亞伯拉罕從埃及回到南地,以為可以平安度日了!可是,僕人們的爭鬧,而迫於無奈地把視為自己兒子的侄兒羅得送走了(創十三1~11)。這次分離無疑如同割肉之痛!
沒有多久,侄兒給敵人擄走了的消息傳到,他就起來帶同家丁趕去營救(創十四)。自此,他就被敵人包圍了起來。
年紀老了,膝下猶虛!這是人生的另一種苦腦!(創十五2)。在絕望裏,他與僕婢夏甲生了以實瑪利。為了這個原因,後來他要付上很大的代價,生發了許多家庭的糾紛。
亞伯拉罕一百歲時,以撒出世了。隨著他的出生,亞伯拉罕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就是要把夏甲連同以實瑪利趕出家園(創二十一10~14)。這種痛楚有若刀割!
亞伯拉罕晚年時,只有以撒在身傍。這可算是人生最大的慰藉。可是,神要他把那獨生的兒子作祭品(創二十二2)。想想,還有甚麼比這召喚來得更殘酷、更難忍受。正所謂白頭送黑頭,真是痛徹心靈!
倘若孩子死於疾病或意外,年老的父親己經是痛不欲生了。如今,年老的父親要親自執行獻祭,就是向自己兒子行刑。還有甚麼比這痛楚更痛的呢!況且亞伯拉罕年老時才蒙應許得子,如今要親手把兒子獻祭。這種悲傷痛楚必定比起從前沒有兒子時萬倍!
倘若孩子是遭人謀殺,父親一想起就必然心痛如刀割。可是,父親要親手刀刃自己的孩子。這真是難以想像的悲痛,難以接受的慘劇!
簡單總結一下,亞伯拉罕一生都是苦不堪言,走在憂傷痛楚的旅途上。可是,他一生總是走在神的道上,在災難困苦裏堅忍、奮鬥而持守著對神一顆不移的信。神使他成為千萬人的祝福之源。這位信心之父為後世立了何等的佳模。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今天您在忍受著甚麼樣的痛楚呢?請不要忘記去看看聖經,思想亞伯拉罕一生的事蹟。
主耶穌說:「亞伯拉罕!歡歡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八56)讓我們學效亞伯拉罕,一同舉目仰望那位創始成終的主耶穌吧。
祈禱:主啊,在我們人生至黑暗的日子裏,讓我們緊記亞伯拉罕的人生。讓我們能堅忍,能守著所信的,能輕看至暫的痛楚,而轉眼仰望祢。阿門。
2 comments:
I'm totally agree with what you share that God's Word is more precious than anythings on earth.
短短的一段文字,已經把亞伯拉罕的一生機遇和上帝的信息寫了出來,讓我上了一課。多謝您:)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