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時,死有時(傳三2)

生與死就是生命的兩端。

從生走到死之間所走過的、經驗過的,就是我們如今的生命。我們所經驗是甚麼呢?廣東俗語云,「同人不同命,同傘不同柄。」這是一句值得商榷的話。表面看來人人都是命,而各有不同!我們看見的,既有達官貴人,又有販夫走卒;有才高智謀之士,也有愚昧無知的魯粗。

但再往深處想一想,人的一生有甚麼不同呢?一生所走過的路,不外是哭與笑、愛與恨、聚與散!我們豈不是踏著同樣的路:走上生命的起始與盡頭嗎?

再說,無論你一生擁有多少財寶、名譽與權勢,也無論你如何精明深謀,你絕對無法使壽數增添一刻鐘!

一副小小的棺木抬走的不僅僅是一個曾經活過的人,也是他的一生。埋葬的,也不僅僅是一個死去的屍體,乃是人的愛恨、成功失敗以及眼淚歡笑。他的一生,他的豐功偉績都隨著時間消逝,漸漸再沒有人提起了!

聖經說:活著的人好像茂盛的花草;死了的,就如割下枯乾的植物,就是連原居之地也把「它」忘記了!看官閣下,可能並不完全同意。人怎會如此善忘呢?君豈非沒有唸過:小少離家老大回,兒童相見不相識。可見,時間的力量能把人生的種種沖涮洗掉。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孔子指出一個淺顯的道理,人的生前與死後皆超乎理解的範疇。既然生是奧秘,死也是奧秘,所以,孔子之言無非勸勉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當今」。因此,我們中國人的宗教也好,人生觀也好都是講求實務,著眼於「當今」。這種觀念並非全錯,也不是全對。那麼,錯在那裹?對的,又是甚麼?


祈禱:

主啊,我們的時間在祢手中。

求祢叫我們能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好的把握「當今」,活得精彩快活。阿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