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時,死有時(傳三2)(三)

畢竟,儒家和道家都並非是宗教。而事實上,中華民族雖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卻沒有創立宗教。

本來中國人並不重生前以及死後的事;可是,佛教從印度東來華之後,竟然與中國生根建造。佛家看世界如同一個苦海裹:除了有生、老、病、死的纏擾和折磨之外,還要進入一種永無止息的生死輪迴。人死之後,按著活的時候所作的一切來定斷他向去。因此,生時能減少作孽,犯錯,就能超渡苦海。若能擺脫各種的關係,諸如父子兄弟夫婦;擺脫各種物慾,節縮衣食。甚至出家為僧為尼,擺脫人身的四大組合:即地、氺、風、火。那麼死之後,就能四大皆空,進入至高境界:即「涅槃」。佛教的所謂「涅槃」,就是一切虛無寂滅。

儒家和佛教對人生的看法盡不相同。驟眼看來,前者注重於今生,而後者講求未知的來世。但骨子裹,兩者都是把重點放在「當今」。對儒家,把握「當今」,就是好好為人。對於佛教,好好把握做為人的機會,就是要捨棄「當今」。

「生有時、死有時」。這是萬物的定期,是人生的奧秘。 畢竟,這是神的話話。


祈禱:

主啊,祢的話是我們生命的亮光,求照亮我們愚昧的心靈,叫我們能一息尚存的意義。阿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