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麼益處呢?」(傳三9)(五)

傳道者提出的第三個好處,就是喜樂善行。他說:「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傳三12)
喜樂,未必是因為行善;可是,行善始終有喜樂的果效。傳道者刻意地把喜樂與行善扣起來。
傳道者乃是尊貴、智慧通達、貨財無計,掌生死之權的君王,他花盡心思去享受他所擁有的一切,就是要叫自己快樂。他享受過,快樂過;但是並不滿足!因此,他提出一個喜樂的祕訣,就是行善。問題就是,何謂「行善」?「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彌六8)所謂「行善」,就是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
諒我們用現代語言再說一遍:首先,「行公義」,即是要有誠信。這是處人處事的淺顯道理。今天許多商人大概都明白這個知易難行的商計。開門做生意,最要緊的是有客源。不少商人想着欺騙的法寶,巿場上豈不是都是人嗎:今天騙了十個,還有幾千幾萬個等着上當。不誠信的生意手法,可以欺騙顧客一兩次;但是沒有人情願甘心繼續被騙下去的,而且受損的群眾會用做極有效的宣傳:一傳十,十傳百。如是這般,招牌就給折下來了。 可見,急功近利,往往會因少失大。 做生意如此,個人也復如此。只要你對人不誠信,惡名走得比美名快得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誠信,是個人的名譽,也是學界、醫療、官場、政府、商業等的品牌。
另外,「好憐憫」。憐憫含有一種由上向下的施與,例如顧恤貧困、老弱。這當然是憐憫的行為;可是,「好憐憫」卻含有更深層的意義。在聖經裹本來的意思指「喜愛恩慈」。所謂「喜愛恩慈」言說一種積極的行為,就是恩慈。誠如保羅說:「要恩慈相待。」(弗四32)所謂「恩慈」,就是要以己心對待別人。誠如主耶穌所說的,「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12;路六31)簡言之,「好憐憫」就是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都是人,而且都同坐一條船。因此,我們應該有一種互相體諒和接受的心,而更應伸出手來彼此扶助,共走人生的路。這對於我們一群走天國道路的神兒女們更是真實。我們畢竟是走在天路上的同路人,讓我們能存憐憫的心。
還有,「與你的神同行」。這是基本的人生質素:以敬畏神為生活和生命之本。誠如傳道者在總結時說:「這些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十二13)
總括而言之,一個喜樂的人生,就是行善。所謂「行善」就是:做人要有誠信,對人有恩慈,對神心存敬畏。這正正是十誡的教訓。
喜樂乃是良藥,是生命的力量。讓我們靠着主常常喜樂。(腓四4)


祈禱:
主啊!謝謝祢的訓言引導我,以後必接我到祢的榮耀裹。阿門。


No comments: